冷灰
24号
启体

第六十五节 甜港风云--对局(2 / 2)

作者:吹牛者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邬德皱眉“有这样的情况?”

“有,有些负债重的蔗农,恐怕是支持不了几天了。这几天我们也了解到了不少情况,那些借了债的蔗农,被债主逼迫不过,急于变现。”

最后一个局面是文同最不愿意看到的,一旦成为现实华南糖行这些天所做的原价收购的努力获得的声誉就会彻底化为泡影,低价糖的利益被海义堂拿走不算,华南还名声扫地。

邬德听得很仔细,最后问到他们有何对策的时候,文同也不隐瞒,把大家商量的结果告诉了他

“一个,是敞开大门,尽量尽快的收购,最后我们名利双收。当然这是在能够调集到足够银子的前提下,”文同摸了摸额头,“这自然是皆大欢喜,以后我们的局面也容易打开。要是没有银子,大家公议就只能是动用暴力手段了,立竿见影,但是后续的局面收拾起来吃力。”

完了之后他又“眼下已经到了华南在雷州的生死攸关的地步了,执委会可要尽快拿定主意啊!”

“主意,执委会已经拿定了。”邬德知道此时万不能泄气的话,“你们加快速度收购。钱,执委会千方百计的筹措,你们这边自己一定要稳住阵脚,暴力手段慎用,易用难收场!越是危机时刻越要镇定,千万不给要别人落下口实。今年的雷州糖这个果实一定要拿下来!”他思考了一下,“我今晚就回临高,要求召开紧急会议商量这事。”

“好,那是最好了。”文同听得执委会的大佬愿意拍胸脯,精神一振,“只要执委会下定决心,我们就定心了。明天就把糖收购速度提高起来。”

“大概能做到多少石每天?”

“现在是七百到八百石,如果敞开了加快收购,每天一千五百石是没问题的。”

一千五百石一天,五万两也能顶上差不多半个月了。半个月时间,邬德估计广州肯定能调集足够头寸了。

文同关照廖大化等人,准备牛车、劳工和镖师,准备上海安港运银子。

“要不要晚上运?这样海义堂对我们的底子就摸不清了。”梅林。

谌天雄“不用,我们的底牌,海义堂早就知道了。海安街本来就是他们的天下,我们耍这点花招根本瞒不了他们。”

廖大化听有大笔的银子到了,也很高兴――他和文同他们不同,对广州的郭东主有着盲目的崇拜感,此刻听广州来船送来了银子,愈发觉得这个东家的能量之大。此也凑趣道“晚上运银子不便,黑灯瞎火的脚夫看不清,途也不算近,镖师护送起来难,还是白天比较好。五万两银子不管怎么样也是一笔大数,现在外面人心不稳,干脆亮亮相!”

邬德赞同的点点头“不错,就干脆亮亮相,也表达下我们的决心。仗既然打了,就要打得这雷州府的上上下下服气!”

“还有件事情,”文同,“现在我们糖的库存很多,登瀛洲既然来了,干脆就运一船糖广州,郭逸运过就能变现……”

“不错,不错,”邬德敲了下自己的脑袋,“这个过节我忘记了,完全可以边收边卖么,这样批量的运,不定价格还能维持住。不过这事牵扯到船只调配的问题,回一并讨论好了。”

祝安这些天白天一直待在海义堂里,一是时刻注意华南的动向――宅子里人来人往不太方便,二是给各家糖行打气,眼看着蔗农不来卖糖,栈房里空空如野,这种煎熬的滋味一般人也的确吃不消。毕竟榨糖季只有三个月,如今已经过了一半,二十一家糖行却只收了不到五万石,换作任何糖行的掌柜都要发急了。时常有坐不住的糖行掌柜或者东家来这里发牢骚,祝三爷也不厌其烦的安抚保证。也亏得他平日里素有威信,大家都信服,总算把局面都维持住了。

事情的发展,和祝三爷的预料一模一样,随着海义堂属下的各家的糖行调整了糖价,几乎所有的蔗农都涌了华南,只有开始几天有少数消息不灵的蔗农忍痛在海安街上卖了糖,随后,就卖糖的人就几乎完全绝迹了。

他安排在卖糖人中间的几支伏兵,一时半会还没试出力来,虽在变价的第一天,赵鸡脚手下的烂仔就有机会把华南的局面打烂,但是对方的反应也算是很快,立刻把局面控制住了,他在华南安排的几个眼线也全部被替换了,损失这几个眼线虽然可惜,但是无关全局。这些天他不但安排人时刻在华南盯着,各种动向源源不断的回报过来,自己还亲身看过几次。祝三爷知道,华南顶不住太久了。

道理有二条,一是人人都知道的,华南派人出来调头寸,这是最明显不过的迹象――银根不紧,谁也不会支付这个高利息;第二条他发觉华南最近二天,过秤的地方虽然保持着四把秤,但是只有三把经常在用,另一把只是偶然用。

华南把过秤速度压慢,只明他们的银根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空虚阶段了,不得不靠减慢速度这个办法来苟延残喘了。

祝三爷知道,发起致命一击的时候就要到了。不出三天,华南糖行就会彻底的倒在他的手下。

唯一可惜的是,据他派到广州的人回报,华南似乎和广州的高举家颇有渊源――高举这人他也是听过的,是个勾连海商的豪商。有这么一层关系在,他原本计划中的赶尽杀绝的招数就只好收手了,他虽然不怕高家,但是这种有势力的对头还是少些为好。

好在不用这些办法,余下的几招,也足够让华南关门大吉的了。这会他正在向手下们面授机宜。

“你这就带人各处,找那些放债给蔗农的大户,要他们加紧向蔗农们逼债!”祝三爷的眼睛闪闪发亮。

“是,三爷!”被分派的人虽然答应的爽气,却有些迟疑,“只是三爷,债主们要逼债是自然的事情,但是逼倒了华南,蔗农们不就只能按一两五钱的行情卖货了么?债主们会不会担心蔗农会还不起债――”

未完待续)[笔趣看]百度搜索“笔趣看”手机阅读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