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三节 佛山(2 / 2)

作者:吹牛者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治安战的基石:各县的国民军,现在还在纸面上。要按照席亚洲等人的意见,县国民军至少应该是一个三连制外加直属队的“大队”,但是迫于预算,大部分县都只能满足一个超编的“中队”。

一个120人的中队能顶什么用?就海南那些在户人口不过几千人的小县城的壮班也有三四十号人呢。这百来号人只能满足最基本的县城和重要交通枢纽的守备工作,遇到镇暴便捉襟见肘。何况这种仓促建立起来的国民军的战斗力不值一提。能干好守备工作就不错了。真遇到事还得出动正规军,到时候免不了正规军疲于奔命。

谢澎走了进来:“军长,船已经准备好了。船长问什么时候出发?”

“立刻出发!”席亚洲戴上军帽,拿起军刀系上。与其在这里拖另有五名海兵在船顶的哨位上警戒。珠江分遣舰队还派出了1艘内河炮艇担任护航。

前往三水的第一站是佛山。佛山在明清时代以工商业繁盛著称,号称天下四大镇之一。

明代的佛山虽不如清代繁华,但是已是一般的小县无法比拟的“巨镇”了。

它的地理位置便利,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自古便是工农业发达,商贾云集的地方,古籍记载:“诸宝货南北互输,以佛山为枢纽,商务益盛。”成为岭南地区的商品集散地。繁荣的商贸带动了手工业,此地的冶炼、陶瓷和纺织都很发达,中医药业亦十分繁盛,本省和外地的药材汇聚此地销售。

因为这里是全广东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也是能够辐射两广乃至全国的大市场,元老院商业体系下的山海两路都在这里设置了分号,办理采购销售和汇兑业务。所以这里对元老们来说十分熟悉。元老们多次到这里采购商品:工业口在这里大批购入生铁和铜料。卫生口亦在这里采购过药材,至于零星的购买更是难以计数。

这么一只会下金蛋的鸡,元老院自然要细心呵护。广州一破,左路军便派出特遣队乘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佛山,连带着佛山本地以林铭为首的一干带路党也立刻起来呼应,兵不血刃便将大明佛山堡占了下来。动作之快,连镇上做买卖的商户还没闹明白,这大明佛山堡便已成了“大宋佛山镇”了。

城头虽已变幻大王旗,百姓们只要能太太平平的过日子,自然也不会计较。虽说受“过兵”的影响,市面大不如前,但是码头街面上依旧一派和煦的景象。

原本席亚洲并不打算在佛山逗留,但是洪部长的计划中要在佛山利用本地的金属冶炼和加工上的有利条件设立一处军械厂,为两广战役的提供军械修理和弹药制造工作,他便改变了主意,决定到佛山看一看。

先期抵达佛山的部队已经向西挺进了,在码头上迎接他的是国民军佛山中队的中队长――佛山的地位不比寻常,所以这里也享受到了县级待遇,编有一个中队的国民军。

“首长!”中队长十分激动的敬了一个礼,“国民军广东总队佛山中队中队长,国民军少尉曹清向您报到!”

“稍息!”席亚洲还了个礼,“镇长来了吗?”

“还没有!”曹清努力的挺直腰板,“我接到通知了,说就这几天到!”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