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257章 还这么白(2 / 2)

作者:武文弄沫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付之栋很是开心地说道:“晚上还让妈妈做好吃的!”

李学武笑着伸出了手掌,说道:“一言为定”。

“驷马难追”

付之栋倒是跟他妈在家学过很多文化知识了,还知道击掌的下一句呢。

“走吧,该上学了”

周亚梅从厨房里出来,摘下了围裙,对着付之栋说了一句。

付之栋很懂事地跑过去门口背上了没几本书的小书包,跟李学武说再见后屁颠屁颠地出门上学去了。

窗外还能传来童音:“一年级的小豆包,一打一蹦高,二年级的小辣椒……”

——

“杨副厂长先说说工业生产基地的情况”

由李怀德主持的炼钢厂工业生产扩大会议上,李学武点了炼钢厂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厂长杨叔兴的名。

“无论是五金工业,汽车工业,甚至是涉及到保密要求的鍕工工业,都在这一块”

李学武不愿意听他们的虚词套话,特意强调道:“先从这里开始说,捞干的讲”。

杨叔兴看了董文学一眼,被李学武点名,他的压力有些大啊。

这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有些摸不准脉。

董文学给了他一个眼神,示意他实事求是的说。

杨叔兴看了看手里的稿件,直接翻了一篇,这才介绍道:“工业生产基地从立项开始,着重三个发展方向”。

“一是基础建设,我们跟钢城市里要了临近的一块地皮,按照规划方案设计施工”

……

“二是工业建设,依托现有生产资源……”

“三是职工队伍建设……”

……

杨叔兴尽量捞干的讲,厚厚的一迭发言稿捞了干的没剩下多少。

他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在发言过后又强调道:“我们炼钢厂人一不怕牺牲,二不怕奉献,不惧万难,不惧风险”。

“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

……

“你这个不行啊”

李学武在杨叔兴发言过后便直接点了他说道:“安全生产同勇于奉献并不是一回事,牺牲跟成绩也没有必然联系”。

杨叔兴脸色瞬间尴尬了起来,他没想到李学武会这么直接地在会议室反驳他的发言。

可李学武是轧钢厂来的领导,他有意见也得听着。

“你是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应该明白为啥我们要把安全放在了生产的前面”

李学武严肃地看了他一眼,随后对着大会议室内的众人讲道:“保障生产和创造成绩绝对不能以牺牲职工身体健康为条件来实现”。

“更不能将牺牲健康和生命作为贡献和光荣来提倡,咱们不是资本家啊”。

这话直接打在了某些人的脸上,让会场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他们不知道为啥李学武一上来便对炼钢厂放炮,是不是轧钢厂对炼钢厂的班子不满意啊?

“李副书记”

杨叔兴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还是压着火气解释道:“咱们的工业底子薄弱,技术落后……”

“那也不能用人命去填!”

李学武直接否定道:“咱们是缺技术,缺时间,但贡献不是这么讲的”。

“在工业技术发展史上,还从来没有用人命和健康换取进步的案例,这是违背科学发展原理的”

李学武点了点面前的桌子,道:“你们当干部的带头往前冲,去一线搞生产,那叫奉献”。

“你坐在办公室里指挥着工人去牺牲,去拼命,这叫什么奉献!”

就这一句话,让杨叔兴的脸瞬间红了起来,而其他干部的脸色也变的难堪了。

把炼钢厂的干部单独拎出来打,他们实在是有些受不了。

尤其是李学武手里拿着炼钢厂历年来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统计数据,直接他们的洋洋得意扫了个一干二净。

“干部要做好发展规划,要有目的地实施技术革新,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搞瞎猫碰死耗子式的打法!”

“不懂的就去问,不会的就去学,问不到的就去请,学不到的就去交学费”

“我们不怕费嘴皮子,我们也不怕花钱,在我这里,发展上不去,技术落后,那就是你当干部的责任”

“你们要对发展负责,更要对生产一线的工人负责!”

“我不管你是谁!”

李学武的话语越说越严厉,手指点着桌子,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

“我也不管你做过多大的贡献,立下多大的功劳”

“只要你负责的项目里出现了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我就要追究你的安全管理责任!”

李学武瞪着眼睛,手一拍桌子,指着众人道:“哪怕是你能造出飞机来,死了人,伤了人,也是不行的!”

“安全生产永远是发展的红线,干部的高压线,也是干部提拔的一票否决条件”

李学武看向在场的众人说道:“你们要拿成绩要求进步,我支持,我赞成,我也鼓励干部们多学、多想、多思考”。

“但前提是你要抓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爱厂爱职工,就像你爱惜荣誉一样,不能出现人为安全生产事故”。

“同志们,在我和李主任的眼里,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同生产贡献一样重要”

李学武语气和缓了一些,看着众人说道:“工人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工厂建设的螺丝钉”。

“你忽视工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说不定哪个时候这颗螺丝钉飞出来就要了你的命”。

“李副书记,咳咳,我插一句啊”

炼钢厂副厂长尹忠耀开口说道:“我们也是很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更珍惜和尊重工人的健康和生命”。

“但是吧,物质条件限制了我们有更多的防护措施和生产安全保障”

尹忠耀一边说着,一边看向其他人说道:“这是当前我们,也是所有工业企业都在面临的安全管理难题”。

“确实是这样的”

杨叔兴鼻子里使劲喘了几股气,冷着脸说道:“在我们面前是一道选择题,要安全还是要生产”。

“是啊~”

组织副书记梅厚生看向李学武说道:“财政拨款主要用于生产和建设上了,在安全防护阶段我们还走在路上”。

“那要走多久?”

李学武皱眉问道:“要牺牲多少人来走完这条路?”

“是你去牺牲还是你们去牺牲?”

李学武看向三人,点着桌面问道:“你们讲的这些客观条件成立吗?”

“讲资金投入,轧钢厂没有设立安全生产专项管理资金吗?”

“要不要我给财务处打电话,让他们查一查这本账?看看这笔钱到底拨付了没有!”

李学武在接手安全管理后就一直在推进安全生产管理资金的投入和使用。

财务处在筹算资金预算的时候也是就这个问题跟李学武讨论和沟通了很多遍。

在其他问题上李学武还能谈,但是在安全管理上,他一向是严肃的态度。

这件事后来被送到了景玉农的手里,是她亲自签的文件,安排财务处给筹备的专项资金。

正因为她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对李学武的支持,也才让李学武对她保留了可以沟通合作的基础。

这笔资金虽然不是很多,但李学武一直在督促和推进各厂区生产车间的使用。

钱不能挂在账上,那不叫安全,用在工人身上才叫安全。

从三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轧钢厂的安全事故逐月的在降低。

尤其是双预案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并且实施以后,轧钢厂至今还没有因为生产事故死过人。

一万多人的生产区,这个时候的生产管理条件,保证不死人就是重大成绩了。

李学武在这项工作上投入的精力甚至比保卫科都要多。

稽查科的人像是泰迪一样谁谁都敢干,消防科的人像是平头哥一样谁谁都敢封,仗着的就是他的支持。

重大安全隐患直接就给你贴封条,处级干部来协调都不好使。

李学武在轧钢厂行事作风这么霸道,为什么没人敢说他不好,就是因为这份认真,让他的干群基础特别牢靠。

而在面对炼钢厂的安全管理不作为,李学武是动了真火。

昨天他看车间的时候就想说了,可碍于第一天到,实在不想太难看。

可现在讲到这了,这些人还是这么个态度,他忍不了了。

“讲物质防护薄弱,你不去投资建设怎么能不薄弱”

“我看你们就是装聋作哑,揣着明白装糊涂”

“主观意识薄弱,行动能力欠缺”

李学武点了点几人道:“单拿出冶金车间来说,高温、高强度、高噪音的生产环境,你们有什么防治手段?”

“一顶藤编安全帽就能保护工人的安全了?”

“荒谬!”

李学武见他们还敢跟自己讲客观条件,迎头盖脸的就骂了回去。

“你们看看轧钢厂下发的安全生产监管方案,到底有没有做到位,有没有建设双预案制度,有没有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设工作”

“方法给到你们了,指导意见也给你们说了,钱也拨付到位了,你们是怎么做的!”

“拿着安全管理的钱,干福利发放的事,福利的钱去哪了?!”

“谁再跟我提困难,提条件,那你就不要做这个工作了,打报告上来,我现在就能换掉你”

李学武语气严厉,话锋直指炼钢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漏洞和矛盾突出问题。

他的目光扫向众人,在场的炼钢厂生产管理干部纷纷低头不敢再言语。

而与会的其他干部,以及工人代表纷纷向李学武投去感激和认同的目光。

“再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保质保量地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预案的建设工作”

“到时候我要请轧钢厂安全管理干部来检查,一条一项的过,在谁那出问题,就摘谁的帽子!”

李学武的话说完,在场好多人的脑门上都起了冷汗。

一方面是他的话语太过犀利,直接掀开了炼钢厂的盖子,把他们露了个底儿掉。

昨天工业检查的时候,看着李学武没说话,他们以为就没啥事了。

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严厉的批评等着他们。

尤其是董文学还在的情况下,丝毫的面子都不给。

这是针对安全生产的批评,可也是对他们工作态度的不认可。

昨天李主任的谈话是礼,今天李副书记来的就是兵了。

刚吃了甜枣,今天就给了众人一棒子,打的他们是冷汗直冒,晕头转向。

而另一方面的压力来源于身后与会工人的目光。

这些人回去后会怎么在队伍中传播今天的会议内容?

草菅人命?

不用想,今后再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就都是他们的责任了。

在李主任一行人来之前,他们就有所觉悟,知道领导不是来慰问的。

可他们没想到抽过来的鞭子是这个,真的是打在他们的身上,疼的肝都颤。

这一鞭子打完直接就缠他们脖子上了,稍稍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所以人人自危,会场一时鸦雀无声。

李怀德是一直听着的,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

等李学武的话讲完,他看了看在场众人的表情和态度,这才开口讲话:

“不要觉得李副书记的话是在针对谁,更不要觉得他在危言耸听”

“不止是炼钢厂,在

轧钢厂安全管理问题上他也是这么个态度,我也一样”

李怀德的声音很柔和,但语气很严肃,坐在那讲话给炼钢厂干部的压力一点都不小。

“我这次来是要看看大家的发展,看看你们的进步,也看看炼钢厂工人同志们的工作热情够不够”

“我要讲啊,咱们炼钢厂有着全世界最优秀,最朴实,最能干的工人队伍”

“这离不开炼钢厂所有干部队伍的带领,以及基层一线管理人员的付出和努力”

“今天在座的各位都应该珍惜这种努力和成绩,珍惜广大职工的理解和支持”

李怀德抬手示意了一下李学武,道:“早上的时候我跟李副书记也讲了,问题很突出,安全工作差的太多了”。

“我给他的建议是,抓一批典型处理掉,不要心疼人才队伍建设”

他讲到这,炼钢厂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会议桌前面。

这语速很慢,语气柔和,可话锋却是尖锐异常。

在李主任的话里,好像处理一批干部不是什么多大的问题,可落在他们身上,那就是天塌地陷了。

“可是啊,李副书记心系炼钢厂,说安全管理问题,弊端由来已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宜徐徐图之,不可操之过急”

李怀德看着众人微微一笑,道:“可见他是刀子嘴豆腐心啊”。

“呵呵呵~”

会场上众人很配合地附和了他的笑,发出一阵轻笑声,严肃的氛围也有所缓解。

“但是安全管理还要讲啊,老生常谈,耳提面命不为过”

李怀德收起了笑容,认真地说道:“你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来”。

“李副书记这边会协调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下来支援,要求你们尽快形成安全监管形势,养成重视安全的习惯”。

董文学开口应道:“接下来炼钢厂要举一反三,认清形势,严抓生产安全管理,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李怀德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们的态度。

“讲生产就是讲安全,要顾大家也要顾小家”

李怀德认真地讲道:“咱们不能自己坐在功劳簿上,让工人家属指着咱们骂娘”。

李学武的讲话更直接,李怀德的讲话更婉转,意思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鞭策大于鼓励。

当然了,这只是针对炼钢厂干部的,在基层管理者和工人群众中是引起了较大反响的。

尤其是态度严厉认真的李学武,下面都在说这是轧钢厂有史以来最为重视工人生命和安全的领导了。

也有人在说,要是李副书记来炼钢厂当一把手就好了,安全生产环境必然会快速得到改善。

有人笑着回复了,这个想法不算虚妄,备不住几年后就要来了。

——

上午的炼钢厂工业生产会议开完,从营城赶过来的造船厂一行人也到了。

为首的是代表轧钢厂过去主持谈判和签署收购协议并负责接收工作的副厂长景玉农。

同行而来的还有造船厂谠高官、厂长徐斯年,以及临时交接的副厂长和总工程师一行。

双方见面寒暄一阵过后,便由景玉农主持,召开造船厂工业生产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李怀德、李学武等从轧钢厂来的干部,也有炼钢厂负责生产和协调的干部。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听取景玉农和徐斯年,以及造船厂方面同志的工作汇报。

也要完成轧钢厂、炼钢厂、造船厂三方面的沟通合作基础建设。

造船厂工业需要炼钢和轧钢支持,船舶工业生产本身就是一种钢铁艺术。

李学武当初建议收购造船厂,就是为了解决轧钢厂工业生产产能溢出的情况。

造车如此,造船也是如此,车好卖,船也好卖。

尤其是会议上造船厂总工程师说的,营城造船厂有造万吨巨轮的能力时,李学武更是高兴地给他们下达了生产任务:就造百吨船!

废话,造船厂现在都还在建设当中,真把万吨巨轮造出来,说不定猴年马月了。

先可着小的来,先可着赚钱的来,卖一艘万吨巨轮的钱,和卖一百艘百吨渔船的钱一样好花。

中午饭过后,李学武和李怀德分头行动。

李怀德等人继续考察五金、造车和造船的项目。

李学武则是去安排贸易相关的工作,也就是考察钢城码头以及东风船队的情况。

炼钢厂和造船厂都在业务上与东风船务和码头有关系,由李学武出面,是李怀德知允的。

李学武只带了秘书沙器之,乘车到了钢城河运码头。

这里跟上次来的时候还是有些不一样了,上次是黑天,还是来抓人的,从心情上看就不同。

而实际上,东风船务和回收站,以及调查部落户这边以后,钢城码头是发生了很大变化的。

码头被拓宽了,河道上停泊的船只都插着红旗和彩旗,码头建起了大仓库,办公条件也有所改善。

从河堤上过去,李学武在车上就遇到了几次大卡车会车,显然是有货运任务的。

而面对李学武的到来,钢城码头也是做足了准备工作。

当李学武的吉普车停稳过后,闻三儿等人便迎了过来。

“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客气”

李学武笑着摆了摆手,同迎过来的几人握了握手。

“强子不下海怎么也黑了?”

“常利下海倒是还这么白”

李学武的话让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可他们确实是这样。

大强子负责钢城的联合单位贸易,周常利则是配合闻三儿协调船上的工作。

现在不上船的黑了,上船的反而白着,上哪儿说理去。

闻三儿笑着给李学武介绍道:“这是调查部的同志,大海”。

“李副书记好”

大海只是个代号,他是认识李学武的,领导对这边的工作和负责人也有过交代,明白李学武这个人的级别和重要性。

李学武笑着同他握了握手,也问了问这边的生活条件。

调查部只是借这个地方办公,同时也是为了东风船务服务,他一般不参与管理,更不问这边的事。

跟李学武见了面,说过几句便主动离开了,不然这边的人都放不开。

闻三儿又要给李学武介绍了来这边参加工作的原八一六团退伍人员管理负责人。

“这是王建波……”

还没等他介绍完呢,便见对方主动敬礼问了好。

“首长好”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