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灰
24号
启体

第三百七十三章 李善长的为官之道(2 / 2)

作者:四页菡萏字数:未知更新时间:未知

这话说完之后,大殿内的气氛比刚才还要安静几分,因为这些话之前在朱元璋下旨禁海的时候有人说过。

这个人便是刘三吾,因为与朱元璋据理力争最后被以为官不体的罪名被贬谪到琼州岛了。

但是因为时值盛夏,他此时又是已经将近七十的高龄,在路过岭南的时候还因为差点中瘴气病亡了,好在最后挺了过来到达了琼州任知县。

这人可是前车之鉴,所以当李善长把刘三吾之前的谏言几乎一字不差的说出来之后,大殿里的其他官员便立刻大气都不敢出了,都在等着皇上的雷霆之怒。

朱元璋自然听出来这是当年被自己便去琼州的那个刘三吾说过的话,也立刻明白了李善长的意思。

既然要打消群臣对于商讨海禁问题而不被处罚的疑虑,那就把当年闹得最大的事情拿出来说一说嘛,看看皇上是不是真的可以接纳在海禁问题上畅所欲言的态度。

还有就是如果讨论的结果是开海禁,那么之前被贬谪的刘三吾是不是该召回来?

这就是大明的文官之首,一句话便能让群臣们看到皇上的态度,又能提醒皇上之前做过的事情和改变后的结果。

朱元璋微微一笑,然后说道:“宣国公不愧为我大明国公,思虑的很周全,功在千秋这句话说得很好。”

“说起来,你这番话让我想起了在琼州岛的刘三吾,他当年在这大殿之上与咱争论过海禁的事情。对了,他今年年得有七十?”

李善长立刻回道:“回皇上,刘三吾今年七十有二。在过去这几年的官吏考核中,他一直都是乙上,最好的时候达到过甲中,这是一员干吏。”

“嗯,如此干吏也该回来历练历练了。二虎,让人去琼州岛把刘三吾召回来吧。”朱元璋自然不会承认自己有错,而且李善长这个理由给的也很充足,就是当官当的好,所以便以干吏的由头把对方召回来。

“宣国公是支持开海禁的,那你们呢?来,都说说,今天畅所欲言,咱说了,不会因言获罪的!”朱元璋跟

有了李善长第一个表态,皇上并没有生气,而且还把之前贬谪的刘三吾给召回来,这便让其他观望的官员们都放了心,于是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臣支持开海禁,可以与番邦互通先进技艺。”工部尚书周石安率先出列说道。

“臣不同意!最起码现在开海禁还不太好。因为北伐,国库现在已经捉襟见肘了,若是开了海禁,光是防务就是一大笔开支,这不是平白的自己加重了负担吗?”户部尚书崔苏扬立刻出言反驳道。

兵部尚书韩缜这时候沉吟了一下,说道:“臣认为,现在无论开海禁还是不开海禁,倭寇扰边素来已久。我不掌管户部,也没掌管工部,你们说的什么钱粮,什么先进技艺我都不关心。”

“所以,我认为既然禁海与不禁海倭寇都会来,那索性就不禁了,让那些渔民百战成兵,要是再用兵的时候这也是一股不小的战力!”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报错